你有多久沒有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細細品嚐生活中的藝術?!(提醒:此篇有點深奧,非一般旅遊遊記,請慎入)
『公共藝術』存在的目的,一方面試圖從各地公共場域結合藝術創作來喚醒大眾對環境的尊重
另一方面藉由台灣官方所推展的地方主體意識之運動觀念--「社區總體營造」政策,讓公共藝術在台灣有機會成為新的美學運動
(忽然覺得每次在編寫文章,都要插入一些好深奧的字句喔@@)
好啦!假如公共藝術真的如上面字句所說的,那不知道大家的美學如何?!
(小佩不敢說自己的美學有多好~但是好奇心倒是有的~也感謝小佩的好奇心,讓小佩的生活多采多姿)
原來『公共藝術』也能這麼有趣~你注意到了嗎?
這次參加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所策劃的【走讀光景detour Taichung|公共藝術計畫】系列活動
透過步行參與《空間拓樸學: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》城市深度導覽
這次主要認識的是台中市政府旁公園內的公共藝術
如何讓自身去品味體驗你所處在的城市呢?步行
因為透過步行,你能夠在步行的過程中細細觀察到整個城市的氣味、溫度得與眾不同
這不是一般你搭乘交通工具所能夠感受體會到的!例如:公車上的冷氣讓您無法感受到這個城市所屬於的溫度
執行長說在公共藝術的領域中,有一個國際平台,而『台中』目前是台灣唯一一個有登錄在這個國際平台的城市
(原來我們身處在一個這麼厲害的城市裡,但從來沒有注意到@@)
在還沒開始好好細細品嚐此次的公共藝術前,你認為公共藝術是什麼?
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跟小佩一樣回答:雕塑品、壁畫
但其實『公共藝術』包含了材質、技法、創作等,不一定是一個實品才叫做公共藝術
那建築可以算是公共藝術嗎?可以,在2008年認定建築可視為公共藝術,但是必須符合某些特定條件下
目前宜蘭的『蘭陽博物館』以及台北的『台大社會科學院』皆列為公共藝術之一
公共藝術有三個重點:1.作品就在空間內 / 2.空間就是作品 / 3.產生公共議題的共鳴
(啊~~~第二點還真有點深奧,請好好思慮思慮一番)
此次看的作品主要是三個作家的作品,大名實在記不得!小佩對人名的記憶只有短暫的三秒鐘@@
所有的作品都考慮了一個元素-光線
光線與藝術品之間如何產生那微妙的變化~請繼續看下去
其中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是『插畫』,主題是『台中豐物誌』,應該不難看得懂
看得出來這是什麼樹嗎? 是台中市的市樹-五葉松
第二個藝術家的作品,小佩個人認為蠻有趣蠻另類也蠻省思的
上圖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小佩所說的光線與藝術品之間微妙的關係,尤其是右手邊那個行走的人
透過光線,藝術品產生的陰影與藝術品之間有著奇妙的呼應
晚上也能欣賞這些公共藝術喔!你看看上頭都裝了燈管~而燈管就產生了光線!
上圖看得出來是什麼嗎? 左邊是恐龍,右邊是兔子! 不是恐龍追兔子嗎? 怎麼變成兔子追恐龍了呢?
藝術家又希望你透過此公共藝數得到什麼樣的想法呢?等你來解答~
常常有人問:是先有雞,還是先有蛋?! 在上圖的右手邊那個作品中,也呈現了這樣的問題
那左邊的藝術品看起來除了是一隻鹿和羊之外,你還看出什麼端倪?小佩看到花椰菜跟蘿蔔?!
這個藝術品我還真的看不出來這是啥概念?!但這就是有趣的地方,等著你自己來找到答案
第三個藝術家的作品,主要在台中市政府大公園左右旁的小公園內,所以總共有兩件
但小佩這次只有拍到一件,另外一件......就等你自己去欣賞啦!
兩件作品的主題分別是『友情』以及『親情』
下圖為『友情』
其實公共藝術真的很不容易!要產生公共議題的思考@@
但更不容易的是.........小佩跟朋友子涵 在大中午11:00頂著大太陽來參加此次活動@@
真的是冒著中暑、曬黑、熱暈的風險來參加此次活動啊!!!
請務必記得補充水份喔!最近小佩愛上WOS 沃氧氣水(母親節5/6-5/15 樂天獨家 全面 買一送ㄧ)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幫我按個"推+讚"鼓勵一下喔!